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在如何分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发达国家如何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等关键性问题上,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意见分歧很大,甚至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中国政府主张,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后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镜头二:位于丹麦中部的萨姆索岛(Samso)是丹麦应对气候变化的“示范岛”。岛上居民生活简单朴素,仍以农业为生。岛上耸立的风力发电机全面实现了供电的自给自足;秸秆供热工厂,满足了岛上二百多户家庭的供热需要。如今,气候变化已经深深影响到了萨姆索岛生活的方方面面。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小岛的命运会不可避免地在大海中飘摇。
镜头三: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
(1)运用政治生活分析说明中美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和中国政府的主张。
(2)萨姆索岛居民的生活以及气候变化对该岛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哲学启示。
(3)请你评价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的文化意义。
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
老师给出了下列表格,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民主党派赞同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你认为中共中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问题上为什么要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2010年9月30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一批不合格食品名单,一批知名超市上黑榜。据悉,市工商局共抽取食品样本746个,不合格样本16个,抽检合格率为97.86%。此次公布的不合格食品名单,包括植物黄油、豆制品、葡萄酒、南瓜子、话梅肉、中老年核桃粉等。
材料二:为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力度,督促各地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整顿各项任务,确保整顿质量和成效,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地方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为什么要重视食品质量。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国家为确保食品安全可以采取的措施。
材料一:200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把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材料二: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新疆的沙粒画、维吾尔族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简要回答怎样才能继续把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前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之际,某中学民族班高二学生以“改革开放30年成就——民族篇·印象广西”为主题,设计了一期黑板报。请你阅读黑板报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版面一:为民解忧促和谐
南宁市政府通过创新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中心,建立中国第一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这一完全由政府出资打造的公共产品涵盖了公安、消防、青少年心理热线、物价投诉和市长热线等十多个方面。可以说在南宁无论您有什么急事难事、大事小事,只要记住了一个电话号码,打到这儿,就可以及时解决您的问题。政府为民解忧,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肯定和赞誉。不少居民表示,政府努力为我们着想,我们更要支持政府的工作。
版面二:山歌唱出大产业
在改革开放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媒介,文化主要充当“搭台”的角色,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唱起了主角。近l0年来,广西走出了一条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路子。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从l999年开始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节,把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广西特色相结合,展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印象刘三姐》以炫目的光彩照亮了广西的山水人文,其票房收入已达5.2亿元;汇集广西12个民族歌舞的《八桂大歌》已在海内外20个城市演出了160多场。
(1)从版面一所提供的信息中,你能感受到政府权威是如何树立的吗?(12分)
(2)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文化功能的什么变化?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
(3)请从文化生活角度,概括版面二的内容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启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