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并明确提出了把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事业作为推进的重点。
材料二: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是社会事业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切实改变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积极出台新举措,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踏实,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和使命。
材料三:2008年,政府投入农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开支大大增加,其中“三农”是2008年民生中投入最大的一笔,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各项支出增长30%,增幅创历史新高;教育增幅最大为45.1%;全国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6684.33亿元,主要花在提高低保标准、养老金水平和促进就业三个方面。
(1)结合材料,说明发展教育、社保、医疗、文化事业的经济学意义。
(2)根据材料三,说明政府打造民生工程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3)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采取多项措施解决民生问题。
2011年2月份我国CPI上涨4.9%,居民消费价格走势上涨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国外输入性通胀压力、国内有关成本上涨压力及去年 尾因素影响,这三大因素对维持2011年物价稳定产生仍有较大压力。但今年中国维持物价稳定依然存在一些有利条件。首先,粮食七年增产,库存比较充裕,这对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二是绝大多数的工业品还是供过于求,对抑制物价上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三是从今年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的管理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只有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切实把维持物价稳定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对全年维持物价稳定是有信心的。
请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对“我们对全年维持物价稳定是有信心”这一观点予以评析。(8分)
长期以来,某省居民用电价格低于供电成本。为了促进该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2011年3月25日,该省有序用电方案出台,实施峰谷电价双轨制,即阶梯式电价。该方案出台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大家踊跃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各地的电价调整方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论证,提高方案的科学性,严格履行听证程序、报批后实施有序电价。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该省出台电价调整方案的合理性(12分)
材料一:当前,随着外资在华并购日趋活跃,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如导致大批民族品牌消失,逐步形成对国内部分行业的垄断,国有经济对关键领域的支配地位、控制力受到挑战等。
材料二:美国的外资并购审查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作出,主要侧重于对恶意并购进行限制和惩罚。如根据《克莱顿法》等法律进行反垄断审查,根据《综合贸易竞争法案》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根据材料,阐述美国的外资并购审查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2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过程:
请指出“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反映的政治生活道理,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征求和尊重民意的必要性。(14分)
材料一 2009年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会议对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原则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但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会议只达成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 中国主张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加强国家间的沟通,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并声明: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1)材料一体现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8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的依据。(10分)
(3)作为公民,我们在构建“低碳生活”中应把握哪些原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