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8年,我国启动了《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工作。各级各类学校校长和教师代表,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代表,教育系统负责人,都对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在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建议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纲要》征求意见稿公布,再次征求意见和建议。
(1)结合材料分析《纲要》出台过程体现了公民通过哪些渠道参与决策?(4分)
(2)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述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A市城乡社会公共服务情况对比


医疗保险(合作医疗)
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率
社会保障
年份
城镇
医疗保险
农村
合作医疗
城镇
升学率
农村
升学率
城镇
社会保障率
农村
社会保障率
2002
15%

55.4%
22.3%
21%

2006
64%
13%
95%
72.6%
87%
2%

注:①A市2006年开始进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年人均经费50元,其中政府出资30元,个人出资20元。城镇医疗保险年人均经费300元
②A市2006年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41.2%,城镇为69.3%
材料二:为解决好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A市市委、市政府从2007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A市市政府在财政资金的投入上加大了对农村的倾斜力度:将投入财政资金1.5亿元,用于农村公路、改水工程,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设施;投入财政资金400万元,落实中央“两免一补”政策(免课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投入财政资金720万元,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提高到50%,并将人均补贴标准提高到40元;投入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以启动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A市市委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万名党员结穷亲”活动。要求每名党员与困难农户结成对子,帮助其脱贫致富。同时.还从党政机关选派了l00名优秀党员到村里任书记,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2007年1月,在试点的基础上,A市全面推动“村民理事会”制度建设。
材料三:《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二,用政治常识说明该市市委、市政府是怎样推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
(3)联系材料三,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材料一、2006年5月17日国家有关部委出台关于控制房价、规范房地产的“国六条”。 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某市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市长在会上通报了本市“房价上涨比较快,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房屋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接着,市长承诺市政府在本年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本市住房问题:
◆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购房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应。
◆加强廉政建设,加大土地审批、税收征管中的官员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严厉打击“炒房”行为;对囤积开发用地,加收土地闲置费。
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市长特别关注房价问题的理由

1684年,清政府在台南设府,称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1885年,清政府正式把台湾划为当时中国的一个行省——台湾省。……广招福建、广东沿海人民移居台湾,对本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修筑炮台、加强防务;开设机器局,制造枪炮、火药;开煤矿、修公路、筑铁路;创办邮电,开设新学堂等等。
——《台湾简史》
(4)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台湾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1946年1月12日,国民政府颁发命令,称“查台湾人民原系我国人民,以受敌人侵略致丧国籍。兹国土重光,其原有我国籍之人民,自三十四年10月29日起,应一律恢复我国国籍”。
(5)材料中的“敌人”指的是谁?根据材料回答“恢复我国国籍”的理由。
(6)从经济常识的角度,说明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正确性。
(7)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两岸三通得以实现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1月1日,专家来到某村调研,发现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加快新产品开发,增强了村办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08年销售额达到了360亿元。通过积极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建成了集高科技、绿色、观光农业为一身的“万亩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村集体每年还拿出不少资金支持村文化馆建设和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在环境保护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专家总结:该村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根本的方法就是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国家政策;就是和国家保持一致,维护村民利益,与老百姓保持一致。(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该村的发展之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启示?
(2)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分析“结合本地实际,落实国家政策”的哲学依据。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什么要和国家保持一致,与老百姓保持一致。

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浙江省纺织行业出口严重受阻,经营困境日益凸显。面对严峻考验,该行业众多中小企业积极应对,逆势而上,A企业就是其中的一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企业2008、2009年第一季度生产经营状况比较


品牌
科技
投入占
产值
比重
商品种
销售区域
及比重
产值
(万元)
利润
(万元)
贴牌生产
自主品牌
类型
品种
美国
中东
国内
2008年第一季度
80%
20%
1%
3
18
80%

20%
800
50
2009年第一季度
40%
60%
5%
5
46
20%
30%
50%
900
110

材料二: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A企业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针对生产科技含量提高而部分职工难以适应的现状,企业积极实施“重技能、提素质”系列培训计划,促使员工较快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了“危机中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我为企业创效益”等活动,引导员工树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广大员 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近一年中员工们为企业的发展纷纷献计献策,仅合理化建议就为企业创造了超过100万元的经济价值。事实证明,企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
(1)分析材料一,指出A企业的变化所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企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