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普希金的诗歌《风暴》,完成25~26题。
风暴
你看见那个站在峭岩上的少女吗?
穿着白色的衣裳,高临在波涛之上,
就是当大海在风暴的烟雾中喧腾,
和海岸在嬉戏,
就是当雷电的金光
时时刻刻用赤红的光芒照亮了她,
而风在打击和吹拂
她飘荡着的轻纱的时光?
在风暴的烟雾中的大海,
在闪光中失掉蔚蓝的天空,都是美丽的;
但是相信我吧:就是那个站在峭岩上的少女,
她比波浪、天空和风暴,还更漂亮。
(选自《普希金诗选》,戈宝权 译)
相关链接: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虽然“十二月革命”最终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普希金。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对当时的革命者产生过巨大影响。
25.“风暴”和“少女”这两个形象有什么寓意?
26.普希金为什么说“那个站在峭岩上的少女”“比波浪、天空和风暴,还更漂亮”?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 平 调(之二)
李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约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⑴针对李诗中的“枉”与“借问”二词、刘诗中的“真国色”的三字,比较一下二者用字炼意的佳妙。
⑵刘诗在标题首列一个“赏”字,有什么作用?李诗开头从“色”“香”两个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妙在哪里?
阅读《桃花扇·哀江南》中的一段唱词,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有人评论这段曲词“感慨寄于景,由此面翻见彼面”,翻见,就是反向推想而见出。你赞同这种评论吗?请结合套曲主旨,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
疏林欹倒出银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
(1)诗歌中有两个词语都点明了秋景,且前后相应,构成了秋象,这两个词语是和。
(2)首二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请说说三四两句在本诗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门怨李白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古人评此诗“通首不言怨,怨在言外”,你是否则意此说法,请结合全诗简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元曲,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①
赵善庆
山对面兰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传黄②败柳。
[注]①湘阴:县名,今属湖南。②传黄:即转黄。
古人素有悲秋传统,而这首曲子一洗历来悲秋的格套。请结合全曲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