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露滋晚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永州期间。诗的第三联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内容,清简要赏析“早梅”这一形象。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下简称《白雪歌》)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__________诗,又是一首__________诗,这首诗描绘了当地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请赏析这两句诗的妙处。_____________
鉴赏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题
卜算子松竹翠萝寒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著意闻 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
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②,谙尽孤眠滋味。都③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指花坛;②攲qī,倾斜。③都:算。请描述上阕呈现的场景。这个场景表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公元760年春。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间草房,长期颠沛流离的诗人一家在此度过了近5年比较安稳的生活,此诗就作于这一时期。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海棠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古人对后两句诗曾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结合三、四句诗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