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乳光牙患者由于牙本质发育不良导致牙釉质易碎裂,牙齿磨损迅速、乳牙、恒牙均发病,4~5见乳牙就可以磨损到牙槽,需全拔装假牙,给病人带来终身痛苦。通过对该病基因的遗传定位检查,发现原正常基因上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从而导致患病。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CAA、CAG),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请分析回答:
(1)正常基因中决定谷氨酰胺的碱基序列是 ,正常基因中发生突变的一对碱基是 。
(2)与正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比,乳光牙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增大、不变或减小),进而使该蛋白质的功能丧失。
(3)现有一乳光牙遗传病家族系谱图。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①乳光牙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②该家系中[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源于 。
③若[1]号和[2]号又生了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是 ;若[3]号和一正常男性结婚,则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 。
豌豆种子 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某一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中, 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
(2)亲代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
(3)杂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有。
(4)杂交后代中共有种表现型,其中黄色皱粒占。
(5)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6)在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的性状组合占。
(7)杂交后代中,占整个基因型1/4的基因型是。
(8)若将子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理论上讲后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上述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受8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E、F、G、H表示,则紫花品系的基因型为;上述5个白花品系之一的基因型可能为(写出其中一种基因型即可)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该实验的思路。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从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来分析,不携带遗传病致病基因的个体会患的遗传病是,该类遗传病可通过对患者的进行检查而确诊。
(2)“眼耳肾综合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其遗传有明显的选择性,即:母亲患病,子女都可能患病,而父亲患病则只有女儿患病。据此可以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人群中男女患病的情况是。
(3)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实验情况。请分析回答问题。
①根据组杂交实验结果,可判断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②第3组杂交实验后代比例为2:1,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2分)。根据这种判断,若第二组后代中绿色无纹个体自由交配,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为(2 分)。
某昆虫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黑色(A)对浅色(a)是完全显性。该种群第1年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0%、30%和60%。请回答:
(1)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假设所处环境的改变不利于浅色个体生存,使得其每年减少10%,而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则第2年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该种群________(会/不会)发生生物进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自然选择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该昆虫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比例为1∶1,且雌雄个体比例相等,个体间自由交配,则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
(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条染色体。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____。
(3)在生产中,可利用限性斑纹雌蚕和无斑纹雄蚕培育出根据体色辨别幼蚕性别的后代。请用遗传图解和适当的文字,描述选育雄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