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说明了( )
①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②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规律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生不同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而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l小时。如果该国今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1小时,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一倍。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生产的M商品的价值总额()

A.是去年的一半 B.是去年的一倍 C.与去年一样 D.比去年多50%

当下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商品的生产成本增加
B.该商品正处于卖方市场
C.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D.该商品的互补商品生产成本下降

一头生猪的利润分配表(摘自《半月谈》2012年第14期)


环节名称
作用
利润
第一环
养殖户
生猪饲养、销售
基本为零
第二环
生猪经纪人
收集农户生猪供销信息
10元
第三环
生猪贩运户
获得生猪供销信息后,向养殖户购猪
15元
第四环
生猪组织者
帮助贩运户对生猪进行集中统一销售
5元
第五环
生猪屠宰批发商
对集中起来的生猪进行统一屠宰、批发
50元左右
第六环
猪肉零售商
购买屠宰场猪肉分零销售
约160元

根据该表,我们的合理判断是()
①可能会引起生猪供求失衡、价格上涨
②生猪经纪人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③这种利润分配关系会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
④减少流通环节是抑制猪肉价格上涨的举措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扩大销量,甲商品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为扩大销量,乙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乙商品的生产规模会降低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甲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