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形式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表明
A.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
B.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行使立法权 |
C.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 |
D.我国政府履行文化职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中国的诗词、欧洲文艺复兴时的十四行诗,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尽管人们可以将其翻译成别的语言文字,但是,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韵味方面都存在着天壤之别。由此可见()
A.要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B.要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推动文化交流 |
C.要融合世界文化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
D.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阅读上述材料,在下列说法中找出世界遗产和文化遗产的不同之处()
①二者包含的内容有差异,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②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③研究二者有利于明确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④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漫画《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告诉我们()
不能让中国新生代姓“西”!
A.我们要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
B.传统文化是一种惰性的力量和保守的因素 |
C.在经济全球化中要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
D.我国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在几千年的岁月流转中,儒学浸润在每一个华人的骨子里。读圣贤书,做天下事,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毕生追求。今天,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吸取儒学中“富而好礼”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的精华,让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扬光大,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守旧主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