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
所用器材有:量程不准的电流表,内阻=10.0,量程标称为5.0mA;标准电流表,内阻=45.0
,量程1.0mA;标准电阻,阻值10.0
;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为300.0
;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不计;保护电阻;开关S;导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答题卡上(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应滑动至端。
(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满偏;若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则的量程=。
(4)若测量时,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的示数 =,的示数 =;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A、B、C、D、E、F为在纸带上依次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AB=1.20cm,AC="3." 20cm,AD=6.00cm,AE=9.60cm,AF=14.00cm,则以上由数据可知小车做运动,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电磁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做电源,打点计时器每隔s打一个点。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①如果测得C、D两点间距S4=2.70cm,D、E两点间距S5=2.90cm,则据此数据计算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公式为,小车的速度值vD=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该同学分别算出其它速度:vA=0.220m/s,vB=0.241m/s,vc=0.258m/s, vE="0.300m/s" ,请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填入框中,并在坐标系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像,设O点为计时起点。
③由所做v-t图像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为。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频率为______。
(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
(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0 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的实验时得到了小车做直线运动的x-t关系,如图所示。
⑴由图可以确定,小车在AC段和DE段的运动分别为
A.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B.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C.AC段是加速运动;DE段是匀速运动。
D.AC段是匀加速运动;DE段是匀加速运动。
⑵在与AB、AC、AD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