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滑块A、B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两滑块间紧压一轻弹簧,滑块用绳子连接,绳子烧断后,轻弹簧掉落,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现拍得闪光频率为10HZ的一组频闪照片。已知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g、300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可知,A、B离开弹簧后:
① A滑块动量大小为 Kg·m/s。
②弹簧释放前A、B的总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弹簧释放后A、B的总动量。
如图所示为一横波发生器的显示屏,可以显示出波由O点从左向右传播的图像,屏上每一小格长度为1 cm.在t=0时刻横波发生器上能显示的波形如图所示.因为显示屏的局部故障,造成从水平位置A到B之间(不包括A、B两处)的波形无法被观察到(故障不影响波在发生器内传播).此后的时间内,观察者看到波形相继传经B、C处,在t=5.5 s时,观察者看到B处恰好第三次出现波谷,则:
(1)此波的振幅为_________cm,波长为________cm,波的周期为________s;
(2)t=5.5 s时,质点C的位移;
(3)试画出从振动刚传到C点开始计时的A点的振动图像.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
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
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 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 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提出减小实验误差的两个办法.
(4)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高度H1和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和T2.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Δt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
(1)实验所需的器材有: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和复写纸、低压学生电源、小车、砝码、小桶、沙子、细绳、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要用细绳把装沙的小桶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
B.平衡摩擦力后,如果改变了小车上砝码的数量,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
C.要将小桶和沙子的总重力mg当做小车(质量为M)受到的细绳拉力,必须使M≫m |
D.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
(3)某学生保持小车及砝码的质量不变,测得5组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图线.
F(N)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a(m/s2) |
0.10 |
0.21 |
0.29 |
0.32 |
0.49 |
①该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②该图线的斜率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如图甲所示,某组同学借用“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相关实验思想、原理及操作,进行“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1)为达到平衡阻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及托盘,通过调整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运动.
(2)连接细绳及托盘,放入砝码,通过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O为小车运动起始时刻所打的点,选取时间间隔为0.1 s的相邻计数点A、B、C、D、E、F、G.实验时小车所受拉力为0.2 N,小车的质量为0.2 kg.
请计算小车所受合外力做的功W和小车动能的变化ΔEk,补填表中空格(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O-B |
O-C |
O-D |
O-E |
O-F |
|
W/J |
0.043 2 |
0.057 2 |
0.073 4 |
0.091 5 |
|
ΔEk/J |
0.043 0 |
0.057 0 |
0.073 4 |
0.090 7 |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W=ΔEk,与理论推导结果一致.
(3)实验前已测得托盘质量为7.7×10-3 kg,实验时该组同学放入托盘中的砝码质量应为________ kg.(g取9.8 m/s2,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1)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3)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