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 已知电极材料:铁、铜、银、石墨、锌、铝;电解质溶液:溶液、溶液、盐酸。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电工操作上规定:不能把铜导线和铝导线连接在一起使用。请说明原因              
                                                                            
(2)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
          ,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      ,正极      。(若不能,后两空不填)
(3)设计一种以铁和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需标明电极材料及电池的正负。)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
WO3 (s) + 3H2 (g)W (s) + 3H2O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随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⑶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25℃ ~ 550℃ ~ 600℃ ~ 700℃
主要成份
WO3 W2O5 WO2 W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已知:温度过高时,WO2 (s)转变为WO2 (g);
WO2 (s) + 2H2 (g) W (s) + 2H2O (g);ΔH = +66.0 kJ·mol-1
WO2 (g) + 2H2(g) W (s) + 2H2O (g);ΔH = -137.9 kJ·mol-1
则WO2 (s) WO2 (g) 的ΔH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 (s) +2I2 (g)WI4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c.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

现有25℃101KPa条件下的氯化氢(HCl)气体49L(注:25℃101KPa条件下气体摩
尔体积为24.5L/mol)则:
①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
②该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③该气体溶于127mL水中,得到密度为1.20g/mL的盐酸,此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④取出20.0 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2.00 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_ml。

A、B、C、D四种可溶性盐,知其阳离子分别是Na+、Ba2+、Cu2+、Ag+ 中的某一种,
阴离子分别是Cl-、SO42-、CO32-、NO3- 中的某一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 将四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5 mL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B盐溶液呈蓝色。
② 分别向4支试管中加入2 mL稀盐酸,发现A盐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盐溶液中有较多气泡产生,而D盐溶液无明显现象。
(1)根据上述事实,推断这四种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A 、B 、C 、 D
(2)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涉及到的所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Ⅰ.经常有人因误食亚硝酸钠(NaNO2)而中毒,原因是NaNO2像食盐一样既有咸味,又有很强毒性。已知亚硝酸钠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 + 4HI=2NO + I2 + 2NaI + 2H2O
(1)HI表现的性质是(填序号)。

A.只有还原性 B.还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2)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当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408×1023时,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为
Ⅱ.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溶液,继续煮沸至,停止加热,可制得Fe(OH)3胶体,制取Fe(OH)3胶体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饱和溶液,由于_______离子(填离子符号)的作用,使胶体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叫做
③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叫做,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的作用而形成的。

(12分)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X(g)Y(g)+3Z(g)
(1)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为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段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X)=3.5mol/(L・min);乙v(Y)=2mol/(L・min);丙v(Z)=4.5mol/(L・min);丁v(X)=0.075mol/(L・s)。若其它条件相同,温度不同,则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填序号)
(3)若向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则平衡向 (填"左"或"右"或"不")移动;若向
达到(1)的平衡体系中移走部分混合气体,则平衡向 (填" 左 " 或 " 右 " 或 " 不")移动。
(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达到(1)所述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molX气体,则平衡后X的转化率⑷与⑴的
平衡中的X的转化率相比较

A.无法确定 B.⑷一定大于⑴ C.⑷一定等于⑴ D.⑷一定小于⑴

(5)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
与(1)的平衡等效,则a、b、c应该满足的关系为
(6)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起始时加入X、Y、Z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cmol,达到平衡时仍
与(1)的平衡等效,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