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为核心、                                        的精神。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月9日,广州市春运办分析认为,节后返回珠三角地区的外来工将明显减少,珠三角地区有可能发生结构性民工荒,就业形势严峻。调查显示:工资待遇长期徘徊、劳工权益缺乏保障是导致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结合材料,试从职工和企业两个方面,说明如何维护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开始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这一制度逐渐条理延伸到农村。到2007年底,3450多万农村贫困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1)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健全完善体现了什么经济常识?
(2)请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材料一2007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同期我国粮食出口明显增加,相关数据如下。

品种
玉米
小麦
大米
出口量万吨
487
207.59
113
同比增长%
85.3
130
5.8

2007年1月-11月我国粮食出口情况
材料二 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第四年获得丰收,国内粮食库存充裕,市场供应充分。但是鉴于国际粮价上涨形势严峻,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政府为此出台了粮食出口管理若干项措施。相关情况见下列表格。
我国政府对粮食出口实行管理的若干措施

时间
措施
2007年12月20日起
取消粮食出口退税率
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对粮食征收5%-20%的出口暂定关税
2008年1月1日起
对粮食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说明:
(1)从材料一所提供信息看,2007年我国粮食出口较大幅度增长原因何在?
(2)我国政府颁布的粮食出口管理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调控手段?
(3)这场国家粮食安全保卫战对社会与经济安全运行有何积极意义?
(4)为了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政府还采取了其他调控措施。请列举其中的一条措施,或者对此另外提一个建议。

材料一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构成情况(单位:元)

年份
种粮收入
乡镇企业收入
外出务工收入
其它收入
2006
410
688
1030
338
2007
400
718
1150
352

注:农民年收入仅够购买不断涨价的种子、肥料和燃料,而医药费和子女的学杂费等根本无法解决。(材料数据为对我国农村部分地区抽样调查结果。)
材料二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元)

年份
城镇
农村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比
2002
7703
2476
3.1:1
2003
8396
2622
3.2:1
2007
13786
4140
3.33∶1

注:城乡收入差距比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3.0:1。
材料三2008年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联系材料三,说明国家为什么要重视这一问题的解决?
(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007年8月1日,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开始施行。作为通过“准司法”程序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平台,该条例既能保护、规范人民群众行使纠错申请权,又能够通过行政机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这对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要意义。

结合材料,请谈谈对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实施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