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2010年3月17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
旱灾发生后,各受灾省区市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温家宝总理和五省市区市领导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2010年3月19日至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的?
2008年是我国的多灾之年:年初的南方冰冻雪灾、5·12四川大地震、 9月14日 在茂名电白登陆的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自然灾害造成我国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对经济社会发展也带来巨大影响。
辨题:巨大的自然灾害是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必然,与人类无关,人类也无能为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拼能源、拼资源、污染环境问题非常突出。生态文明这一新提法,把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年10月20日,由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办的国际水利盛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把“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作为中心议题,再次显示了我们党和政府致力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1) 运用政治常识说明党和政府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从经济学角度说明国家应怎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重要政治制度 |
作 用 |
政治协商制度 |
|
昭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奠定了中国政治建设的基础。 |
|
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与团结。 |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有何认识?(2分)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有人认为,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请用哲学有关知识加以分析。
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2008年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水.飓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据此,有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有服从它。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