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5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公布的数字令人欣慰:“十一五”前三年,经过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0.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累计下降8.95﹪和6.16﹪。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中,有2100亿元将投向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
在节能减排问题上,不同部门有着不同职责。结合材料,依照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填写下表:
部门名称 |
应该怎样做 |
为什么这样做 |
全国人大 |
|
|
国务院 |
|
|
人民政协 |
|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世纪是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尽管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远航,但是中国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 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海洋文化传统。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临海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海洋文化,从古老的河姆渡到……,特别是到了元、明初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突出成就是郑和下西洋完成了对海洋的政治开拓,造就了盛极一时的东方海洋文化。但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愚昧决定,导致了中国领先世界的海洋文化的衰落,………。
从古到今,中华海洋文明早就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中。
中国海神的代表“妈祖”,其特性与希腊海神波赛顿有很大的差别。第一,妈祖是女性,而且是由人化为神,而波赛顿是男性之神。第二,波赛顿的形象是富侵略性的战神,人人敬畏,妈祖则恰恰相反,是庇佑海民,使其免受大海威胁的母爱之神。因此,中国的海洋文化,并没有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性与强占性,相反地,它展现出更多的和谐与宽容。 ----百度文库
今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1)运用真理的知识,对材料中有关“中国是否具有海洋文化传统”的争论进行简要评析。
(2)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说明如何对待“妈祖”和“波赛顿”两个不同的海神形象。
(3)从文化与经济角度,为海洋的可持续开发提两条有益的建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政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201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与会人大代表的关注,并对政府此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审议。
材料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解决就业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表1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559 |
610 |
630 |
660 |
680 |
注: 2011年有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
表2我国2010年的人才结构供需对比
硕士生以上 |
本科毕业生 |
专科毕业生 |
|
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
19% |
47% |
35%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67% |
26% |
表3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
首选地区 |
沿海发达地区 |
中部城市 |
西部和北部城市 |
74.8% |
25.2% |
2% |
|
首选单位 |
传统白领 |
传统蓝领 |
新兴 |
71% |
27% |
2% |
(1)表1、表2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针对表3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将大学生就业问题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由人大审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民族久远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文化遗产是历史给我们的礼物,也是一份考卷。但在如何保护和开发我国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各地方的态度并不一致。甲地认为:“关键是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让它成为‘传得下来’的宝贝”;乙地认为,“要用市场的视角来谋划和推进文化遗产的开发,使它成为能‘走得出去’的荣耀”。
(1)假定你支持材料中其中一地的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陈述理由。
(2)近年来国内掀起一股申遗热潮,但在个别地方出现了紧盯经济,“只申不保、借申生财”的现象。请从我国政府的宗旨和依法治国的角度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吨标准煤/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2011年全国的单位GDP能耗为0.793号标准煤/万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2位。
材料: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和人口大省,也是环境压力大、能源资源紧缺的省份。在这种形势下,广东坚持一切从省情出发,实事求是,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把关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技术改造、品牌带动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绿色税收、阶梯水价电价等政策,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积极建设“美丽广东”。
(1)概述上图所反映的广东能耗状况。
(2)结合上图和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建设“美丽广东”的举措对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说明建设“美丽广东”“一切从省情出发,实事求是”的依据。
材料一国际粮食月均价格走势
材料二 近来,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热衷于将世界粮食危机归咎于中国,称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消费的牛肉越来越多,而生产牛肉需要消耗更多的粮食,更有甚者,将“成百万中国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生活水平提高”作为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可悲的是,这种极为荒谬的逻辑也成为一些西方主流媒体的“依据”,推波助澜,狂热炒作。
(1)驳斥谬论、澄清事实,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
(2)面对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