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语言能够产生物质财富的话,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7年年仅14岁的朱彦夫,报名参加了解放军。1950年朱彦夫参加抗美援朝,在战斗中身负重伤。朱彦夫先后做了47次手术,两腿从膝盖下截去,两手从手腕以上锯掉,失去了左眼,成了一级伤残军人。1957年朱彦夫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十多年间,他带领张家泉村修建1500米长的水渠,解决了村民生活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的问题。为了让村民早日用上电,朱彦夫在妻子的搀扶照顾下,先后乘火车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山西联系材料,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张家泉村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朱彦夫带领乡亲,在贫瘠的山地上造出一块60多亩的旱涝保收的“小平原”,又带领村林业队在荒山坡上种植苹果树和花椒树。直到现在,张家泉村的苹果园和花椒园仍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朱彦夫四肢全无、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3,如此残缺的身体却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能量,靠的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从村支书岗位退下来后,凭着坚强的毅力,他靠着视力仅有0.3的右眼,“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朱彦夫用嘴衔笔、残臂抱笔,交替使用,历时7年,写完一部33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之后又写了第二部《男儿无悔》。朱彦夫用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书写了一部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极限人生”。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结合材料,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材料一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节选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材料二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节选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我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第一次成功执行了手动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未来,我国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由于我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的航天事业稳步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的航天梦想为什么能逐步实现?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我国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
政治生活依据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

“十二五”规划草案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1)结合材料一,在上述表格中填写政治生活依据。
材料二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共有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对民生的重视真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结合材料二,试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认识。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通过对科技发展所做的工作

1993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7年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科技进步法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2003年
100名人大代表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修改科技进步法的议案
2004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科技进步法列入人大立法规划项目,并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2006年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收到1 000多件议案,其中33.1%的议案涉及科技进步法修改、科技成果转换、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等
2007年
修订后的科技进步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获得通过
2012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

材料二申纪兰是山西省全国劳模、全国道德模范、唯一的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共产党员申纪兰扎根西沟半个多世纪,担任村干部期间,开创中国农村男女同工同酬,带领群众绿化荒山,找水抗旱……“建设新西沟,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她的郑重承诺。
(1)结合材料一,说明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中行使的职权及其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说人大代表申纪兰为什么要郑重承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