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关于pH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pH=12的溶液中,由水提供的c(OH-)一定是10-12mol/L。 |
B.把pH=2与pH=12的酸、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值为7 |
C.pH=6与pH=4的两盐酸等体和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最接近0.5×(10-8+ 10-10)mol/L |
D.在稀氨水里加入NH4Cl晶体后,pH值会降低,若再向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的pH值都几乎不变 |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淮安段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载有液氯的铁罐车因轮胎爆炸造成大量液氯泄漏,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液氯泄漏将当地大片庄稼熏黄,这是由于Cl2的漂白性所致 |
B.泄漏的液氯应该用大量碱液中和 |
C.液氯泄漏后立即挥发成氯气而扩散到空气中,故事故现场不必进行特别的处理 |
D.这次事故说明液氯不能用铁罐盛装 |
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密度逐渐减小,颜色逐渐加深 | B.氧化性逐渐加强 |
C.还原性逐渐减弱 | D.与氢化合条件逐渐困难 |
下图是锌-铜-稀硫酸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的是
A.锌是正极,铜是负极,电流的方向是从锌到铜 |
B.锌片质量减少,铜片质量增加 |
C.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D.原电池中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在大量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其他条件不变,再加入16克无水硫酸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仍然饱和,但浓度变大 | B.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25克 |
C.析出晶体的质量等于25克 | D.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16克、小于25克 |
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 | B.碱性 | C.氧化性 | D.还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