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复分解反应:2 CH3COOH+Na2CO3==2CH3COONa+ H2O+CO2↑可自发进行。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
溶质 |
CH3COONa |
NaHCO3 |
Na2CO3 |
NaClO |
NaCN |
PH值 |
8.8 |
9.7 |
11.6 |
10.3 |
11.1 |
表中数据提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依据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A.CO2 +H2O+ NaClO="=" NaHCO3+HClO | B.CO2 +H2O+ 2NaClO="=" Na2CO3+2HClO |
C.CH3COOH+ NaCN="=" CH3COONa+HCN | D.CH3COOH+ NaClO="=" CH3COONa+ HClO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
B.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
C.甲烷与氯气反应产物只有一种 |
D.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
同学们在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溶液里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B.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 |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
C.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D.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
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气)+B(气) xC(气),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为0.6 mol;B为0.3 mol;C为1.4 mol,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则x值为( )
A.只能为2 | B.只能为3 |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 D.无法确定 |
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 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D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