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钢铁腐蚀时,铁有时候作负极有时候作正极 |
B.将铜片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中,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氢气产生 |
C.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氯气在阳极产生 |
D.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电子从负极经过溶液流向正极 |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①②④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
将15.6 gNa2O2和5.4 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
A.反应过程中得到8.96 L的气体 |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 |
C.最终Al元素全部以沉淀形式存在 |
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n(NaCl)="0.3" mol |
将5.1gMg、Al合金溶解在过量的500mL2mol/L的硫酸中,然后加入4mol/LNaOH溶液。若要使生成的沉淀最多,则应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A.200mL | B.250 mL | C.500mL | D.560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