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是“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 B.程颢 |
C.朱熹 | D.王阳明 |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
A.孔子 | B.孟子 | C.董仲舒 | D.黄宗羲 |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
D.明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
在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按班规法律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
B.甲——儒,乙——道,丙——墨 |
C.甲——墨,乙——法,丙——道 |
D.甲——道,乙——墨,丙——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