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据此回答下面3题。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巴基斯坦纱-中国布-意大利印染-法国服装设计-土耳其制造-跨国百货销售。该模式中法国所占据的位置主要是依靠本国的
A.原料 | B.技术 | C.市场 | D.政策 |
在上题所述的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A.耕地面积广大 | B.生产成本低 | C.区域专业化生产 | D.劳动力素质高 |
世界资源的跨国最佳配置能够得以实现,其主要是依据区域的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开放性 | D.层次性 |
读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1-2题。(图乙百分号改为是千分号)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丁丙乙甲 | D.丁乙丙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低—高—低”型 |
B.乙地一定位于发展中国家 |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
D.丁 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问题。
1.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
A. | 大西洋 | B. | 北冰洋 | C. | 太平洋 | D. | 印度洋 |
2.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 | Ⅰ>Ⅱ>Ⅲ | B. | Ⅰ<Ⅱ<Ⅲ |
C. | Ⅰ<Ⅱ,Ⅱ>Ⅲ | D. | Ⅰ>Ⅱ,Ⅱ<Ⅲ |
该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完成问题。
1.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2.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A. | 5月1日 | B. | 6月1日 | C. | 7月1日 | D. | 8月1日 |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3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问题。
表
年份 |
"水银行"买入 |
"水银行"卖出 |
||
价格(美元/m2) |
水量(亿m3) |
价格(美元/m2) |
水量(亿m3) |
|
1991 |
0.10 |
10.12 |
0.14 |
8.15 |
1992 |
0.04 |
2.34 |
0.06 |
1.97 |
1993 |
0 |
0 |
||
1994 |
0.04 |
2.72 |
0.06 |
2.09 |
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 | 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 B. |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
C. |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 D. |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