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埋在地下的输油铁管道,在下列情况下,①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②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③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④在含碳颗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2)以石墨棒为两极,氯化铜溶液为电解液组成的电解池的
阴极电极反应式是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能量转变形式是
将铜片投入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无反应。当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后,试管内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这种气体在试管口变成红棕色。这种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A、B、C、D、E五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可电离产生下列离子(各种离子不重复)。
阳离子 |
H+、Na+、A13+、Ag+、Ba2+ |
阴离子 |
OH—、C1—、CO32—、NO3—、SO42- |
已知:
①A、B两溶液呈碱性;C、D、E溶液呈酸性。
②A溶液与E溶液反应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A溶液与C溶液反应只有气体产生(沉淀包括微溶物,下同)。
③D溶液与另外四种溶液反应都能产生沉淀;C只能与D反应产生沉淀。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为_________________
(2)将C溶液逐滴加入等体积、等物质量的浓度的A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溶液与过量的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NaOH(aq)+HNO3(aq)=NaNO3(aq)+H2O(1);△H=-aKJ·mol-1。请写出B与C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100 mL0.1 mol·L-1E溶液中,逐滴加入35 mL 2 mol·L-1NaOH溶液,最终得到沉淀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ClO2的沸点为283 K,纯ClO2易分解爆炸,常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防止爆炸性分解
③HClO2在25 ℃时的电离常数与硫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相当,可视为强酸。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
(2)ClO2发生器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塔中为防止产生NaClO2被继续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处,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填序号)
A.Na2O2 | B.Na2S | C.FeCl2 | D.KMnO4 |
(4)写出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晶体还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填操作步骤)
近年来,我国储氢碳管研究获得重大进展,电弧法合成碳纳米管,长伴有大量物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___K2Cr2O7+__H2SO4(稀) → ___CO2+__K2SO4+Cr2(SO4)3+ __ ___
(1)完成并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此反应的氧化剂______,还原剂______
(3)硫酸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是__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酸性 | B.氧化性 | C.吸水性 | D.脱水性 |
(4)上述反应若产生11克气体物质,则转移电子的数目___________
(8分)(2011·扬州调研)在2 L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2NO(g)+O2(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实验Ⅲ在850℃,NO、O2的起始浓度都为0,NO2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实验Ⅱ和实验Ⅰ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反应容器的体积缩小了 |
B.实验Ⅱ和实验Ⅰ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
C.实验Ⅰ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实验Ⅲ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D.对比实验Ⅰ和Ⅲ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2)若实验Ⅰ中NO2的起始浓度改为1.2 mol·L-1,其他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所需用的时间________40 min(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实验Ⅰ中达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由物质的量之比为1 ∶1组成的NO2与NO混合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将________移动,新平衡状态时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4)若将实验Ⅲ所得的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欲使气体被完全吸收则至少应同时通入标准状况下的空气________L。(设空气中N2与O2体积比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