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情况所得到的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列出的部分基因型,有的以数字表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
YyRr |
Yr |
|
|
3 |
|
yR |
|
|
|
4 |
yr |
|
|
|
yyrr |
A.F2中出现纯合子的比例是1/4 |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几率大小为3>2=4>1 |
C.F2中出现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6/16或10/16 |
D.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右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顶芽的生长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 |
B.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b~a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 |
C.a~b与a~c浓度相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 |
D.0~b与c~d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不同 |
如下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物质。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入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D.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如图为特异性免疫过程某个时期的示意图,图中“X”代表的细胞名称是
A.B细胞 | B.效应T细胞 | C.记忆细胞 | D.浆细胞 |
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 |
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浆细胞 |
B.抗体都是由B细胞分泌的 |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
D.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细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