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关于其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 B.先呈“J”型增长,后呈“S”型增长 |
| C.种群数量达到K 值以后会保持稳定 | D.K 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脂双层 |
| B.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要跨过0层生物膜 |
| C.水稻叶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
| D.乙醇和氨基酸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DNA的复制与蛋白质无关 |
| B.主动转运过程中的载体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外侧 |
| C.同一生物体不同组织细胞核内的DNA不同,蛋白质也不相同 |
| D.某蛋白质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含有m个氨基酸,每个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a-18m+72 |
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
| B.图甲中的[H]实际上是NADPH,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细胞溶胶葡萄糖的分解 |
| 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
| 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10℅、2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葡萄糖,进行需氧呼吸
B.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多肽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部于细胞核内。 |
|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
|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