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称为等电子原理。后来,该原理被推广使用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晶体的发现和人工合成等诸多领域。如:X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它与碳化硅(SiC)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符合该原理。X有如下的转变:
其中:C是无色气体,D为自色沉淀,E溶液的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X属于______晶体(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写出X与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常温下H与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X与SiC的复合粉末是新一代人规模集成电路的理想散热材料。最近日本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物质与氮气制备该纳米级复合材料的方法,请将该反应补充完整(方框中填新物质的化学式)。( )+2N24X+SiC+3C。
已知:①FeS不溶解于水;②实验室制取H2S、SO2气体的原理是:
FeS+H2SO4=FeSO4+H2S↑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③硫化氢与二氧化硫气体相遇会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
根据下图中A~D的实验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装置A是由双孔塞、玻璃导管及和组装起来的
⑵组装一套制取SO2气体的装置,并证明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和漂白性
①按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把af各导管口连接起来,正确的顺序有
A.befcda | B.adcefb | C.acdfeb | D.acdefb |
②若C装置中的溶液为,反应后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③若C装置中的溶液为,反应后该溶液变为无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④当D中产生现象时,说明SO2具有氧化性;
(3)D装置烧杯中NaOH溶液的作用。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
(1)请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画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
(2)依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A.周期表中的元素⑤和元素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
B.周期表中的元素④和元素⑦的氢化物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
C.①~⑦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通常可用作保护气的是(填写结构式)。 |
D.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主族是;全部是非金属元素的主族是(填写字母a、b、c、d)。 |
a.ⅠA族 b. ⅡA族 c. ⅥA 族 d.ⅦA族
(3)已知甲元素位于第三周期,且其原子半径为同周期金属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请写出甲的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请写出仅用①②④三种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若用球棍模型表示①和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该是。
⑸在120℃下1g①的单质在足量③的单质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a kJ;请写出此条件下①的单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①、③两种元素的单质已被应用于字宙飞船的燃料电池中,如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请回答:b是电池的极;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8分)有下列八种晶体
A.金刚石 | B.蔗糖 | C.氧化镁 | D.白磷 E.晶体氩 |
F.铝 G.水晶 H 氢氧化钠,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只有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是 。
(2)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 。
(3)在常温下能导电的是 。
(4)受热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聚芳酯(PAR)是分子主链上带有苯环和酯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下图是利用乙酰丙酸()合成聚芳酯E的路线:
(1)乙酰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羰基和(填官能团名称)。
(2)下列关于有机物A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能发生加聚反应 b.能与浓溴水反应
c.能发生消去反应 d.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A→B的化学方程式为。
(4)D的结构简式为。
(5)C的分子式为,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③分子中有苯环,无结构④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在上述同分异构体中,写出其中任一种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分)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促使各国政府加大生物能源生产,其中酒精汽油已进入实用化阶段。
(1)乙醇在铜或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X,X可发生银镜反应,请写出X被银氨溶液氧化的反应方程式(标出具体反应条件):
。
(2)乙醇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Y,Y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乙醇与Y反应可生成一种有香味的物质W,化学方程式为。
(3)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盛有Y、W,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该试剂可以是
(4)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乙烯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环氧乙烷(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