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所用小车的质量m=0.25kg,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把橡皮筋挂在小车上,使小车能在木板上匀速滑动
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实验中在每次增加橡皮筋的条数时应使连入铁钉间的橡皮筋形变程度相同,并使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释放
D.在通过纸带求速度时,只要在纸带上选出一段清晰的点迹求出平均速度即可
(2)正确平衡好摩擦力进行实验时,在橡皮筋弹力作用下,合力对小车所做的功___ 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橡皮筋弹力对小车所做的功;若第一、三次分别用一条、三条并在一起的相同橡皮筋做实验,且每次橡皮筋的伸长量相同,则第三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的______倍。
(3)下图是该同学在正确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的两个读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没有画出来,A、B、C、D、E、F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1.87cm、4.79cm、8.91cm、16.92cm、25.83cm、34.74cm,则由纸带可知本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末动能______J。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我们提供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空格处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和对应符号.)
(2)由此可表示小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用相关物理符号表示)
(3) 多次实验并将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若
图线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可判断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 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所示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纪录白纸,P1、P2、P3、P4是四颗大头针所在的位置,aa’、bb’是玻璃砖的两条边界:
(1)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入射角α和折射角β,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 = ____________。
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l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甲所示。
(1)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 ____________m/s2。(取π2=9.87)
(2)理论上T2-l图象应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造成图象不过坐标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以摆线长代替摆长(漏了小球半径)
B.以摆线长+小球直径代替摆长(多加了小球半径)
(3)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小球的直径时应选择测脚__________(填图中的A或B);
(4)游标卡尺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读出小球的直径为 _____________mm。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于是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弹簧秤、秒表、刻度尺)。
(1)物体与桌面间没有摩擦力,原因是;
(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m=。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方格的边长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1)闪光频率是Hz.
(2)小球运动的水平分速度为m/s.
(3)小球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