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交流电频率为50Hz):

(一)下图所示是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将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根据下图可知,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二)另一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如下一组实验数据(表中F表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0.196
0.294
0.392
0.490
0.588

0.25
0.58
0.90
1.20
1.53

(1)请在答题卡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a -F图线;
(2)根据图表分析,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  _(填字母序号)
A.没有平衡摩擦力
B.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小
C.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D.小车质量太大
E.钩码的质量太大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
①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m/s,重锤的动能EkB=J。

②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J。
③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分别为1 kΩ和0.1 Ω,图为实验原理图及所需器件图.

(1)在图中画出连线,将器件按原理图连接成实物电路.(在答题纸上画)
(2)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象,根据图象读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____ V,求出电池的内阻r=____________ Ω(内阻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g,测得所用重锤的质量为m。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操作并打出了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点迹O是重锤由静止释放时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点迹A、B、C是重锤下落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下的三个连续的点。测得点迹A、B、C到点迹O的距离分别为x1、x2x3。则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大小为;从打下O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

在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对于以下问题应如何处理:
(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阻力,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需要在______(填“左”或“右”)侧垫高木板;

(2)对倾斜角度的要求是,小车无橡皮筋拉时恰能在滑板上 __ __
(3)若粗糙的木板水平,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当小车速度达到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可能是_ ______.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连线处

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MN是斜槽,N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P;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平均位置EF

① 若A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B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m1>m2r1> r2B.m1>m2r1< r2C.m1>m2r1= r2D.m1<m2r1=r2
② 以下提供的器材中,本实验必需的有
A.刻度尺 B.打点计时器C.天平D.秒表
③A球每次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滚下,这是使        
④设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则本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装置
图中的字母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