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数字表示四种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完成34-36题。①代表的工业部门属于
A.资金密集型 | B.资源密集型 |
C.技术密集型 | D.劳动密集型 |
下列属于工业部门④的是
A.制糖厂 | B.家具厂 |
C.纺织厂 | D.钢铁厂 |
在技术投入的推动下,工业部门④的发展趋势是
A.④→①→② | B.④→②→③ | C.④→③→① | D.④→①→③ |
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有关特征图,回答18—19题。与甲乙丙丁四国特征相符的是( )
A.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 |
B.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 |
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
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
A.①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
B.②表示资源和能源的输出 |
C.③表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
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6—17题。关于图中P处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距河流近,热容量大,一月气温高 |
B.山地地形,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
C.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
D.靠近冷空气源地,气温较低 |
图中Q处降雪日数不同于同纬度附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地气温高,不易形成降雪天气 |
B.深居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降雪少 |
C.该地没有凝结核,缺少成云致雨的条件 |
D.山地地势高,气温低,易形成降雪天气 |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14~15题: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1~13题。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
B.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
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
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
C.③处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9~10小题。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 B.向北 |
C.先向东南,再向南 | D.向南 |
甲村到乙村的直线距离约为( )
A.120千米 | B.160千米 |
C.250千米 | D.30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