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在辞职时发表电视演说:“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告终。”这位“总统”是
A.斯大林 | B.赫鲁晓夫 | C.勃列日涅夫 | D.戈尔巴乔夫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论述道:“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强化形成了鲜明对照。”这里“帝国权力的强化”指的是
A.战胜国积极展开军备竞赛 | B.战胜国实施民族自决原则 |
C.殖民地“委任统治”形式 | D.法国在欧洲寻求安全保障 |
下列各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并对战争的结束起了加速作用的有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③参战国国内革命形势高涨
④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凡尔登战役计划的制定者认为,无论德国人能否攻占凡尔登,“法国军队都将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将使法国人民明白,就军事方面而言,他们没有什么可指望的”。由此可见,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战略目的是
A.企图结束西线战斗 | B.彻底瓦解协约国同盟 |
C.迫使法国退出战争 | D.打开通往巴黎的门户 |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日同盟的缔结 | B.德意奥三国的“同盟条约”的签订 |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 |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