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
| A.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 B.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 |
| C.在城市拥有强大的无产阶级 | D.受到王明为代表的“左”的错误的影响 |
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一书中认为:“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法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劲’。”这表明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之一是
| A.统治者对书法的偏爱 | B.人才选拔制度的推动 |
| C.书法艺术家修养艺术的提高 | D.士大夫审美标准的转变 |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技术 | B.雕版印刷 |
| C.活字印刷 | D.装订书籍 |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
|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
| 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
| 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火药 | D.指南针 |
《后汉书·宦者列传》明确记载,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可1975年西安灞桥西汉墓又出土了植物纤维纸,这说明
| A.文献资料不可信 |
| B.人们不可能了解历史的真相 |
| C.考古资料不可靠 |
| D.人们的历史认识在逐步接近客观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