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符合其主题的是( )
①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
②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③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
④侵略扩张使日本陷入战争泥潭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根据张瀚《松窗梦语》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张毅庵,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由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这一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受到欢迎 |
C.杭州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杭州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明显 |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最早发生在
A.唐朝长安 | B.宋朝东京 |
C.元朝大都 | D.明朝北京 |
春倌说春是民间说唱艺术。历代官府对春倌说春极为重视。在清朝和民国年间,每年立春这一天,州府县衙都要分别举行隆重的送春仪式。具体做法是在城郊先开春倌会,现场说春表演,烧香祭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由府官、县官亲自握犁赶牛,犁地三个来回。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古代官员非常重视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示范作用 |
B.政府非常重视在立春时节,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
C.中国古代历代政府和官员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
D.中国民间祭祀的活动多,内容丰富,教育意义重大 |
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中曾有"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的诗句,而韦应物的《杂体五首》中有"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的句子。对比这两句诗,可看出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 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欧洲地区 |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