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为第二、三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同周期,甲和丙同族,甲、乙原子序数之和与丙的原子序数相等,甲、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乙原子的电子总数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B.丙的氢化物比甲的氢化物热稳定性弱 |
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可制作光导纤维 |
D.甲、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消去、加成、消去 | B.加成、消去、取代 |
C.取代、消去、加成 | D.消去、加成、取代 |
下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可用:H+(aq) + OH-(aq) = H2O(l),△H= —57.2kJ/mol表示的是
A.含有1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有1molNaOH的稀溶液混合 |
B.0.1 mol/L 的醋酸溶液与 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C.1mol/L的盐酸10mL与1mol/L的NaOH15mL混合 |
D.1mol/L的盐酸10mL与1mol/L的氨水15mL混合 |
下列各组混合物都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乙酸乙酯和水 酒精和水 己烯和水 | B.二溴乙烷和水 溴苯和水 硝基苯和水 |
C.甘油和水 己烷和水 甲酸和水 | D.苯和甲苯 乙醛和水 乙酸和乙醇 |
与图键线式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 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ΔH=2×(-57.3) kJ•mol-1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566.0 kJ•mol-1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的焓变小于0,所以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