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越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战事毕矣。”“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
材料三 该国(日本)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债,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奏折
材料四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
(1)结合19世纪东西方的有关史实,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李鸿章提出要实现“自强”的途径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政外交有何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据此认识,又在洋务活动中采取了什么新对策?(10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共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6分)
(5)据以上材料信息谈谈你的认识。(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放到美国全球战略的大背景中、特别应根据美国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态度来进行考察。尽管在公开场合大讲中国的友谊,但美国政策的长期目标,肯定不是建立在利他主义或依恋中国文化或中国人民的感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美国对战后东亚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实际考虑之上。……1945年春,海军部长弗雷斯特尔直截了当地询问国防部长史汀生:“我们针对苏联影响远东的政策是什么?我们是不是希望有一个对抗这种影响的抗衡者?这个抗衡者是中国还是日本?”
20世纪60、70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材料中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集股总以华股获占多数为主,不得已而附搭洋股,则以不逾华股之数为限,具禀时须声明洋股实数若干,毫无遁饰字样,并不准于附搭洋股外另借洋款以杜蒙混而慎名。实倘有蒙混开办,一经查实随时注销撤办;华人请办铁路,如系独立资本至五十万两以上,查明路工实有成效者,由臣部专折请旨给予优奖以资鼓励。其招集华股至五十万两以上者,俟路工告竣即按照臣部奏定十二等奖励章程核办;无论华公司附搭洋股者,洋公司附搭华股者,地方官均应一体保护,惟不得干预公司办事之权。至公司遇有亏蚀,应悉照中国国家所定条律办理,国家例不偿补。
——清政府1903年《商部重订铁路章程》
材料二第3条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对任何特定的个人、商社、企业、公司或地方,或任何特种运输,不论在任何方面给予任何不正当或不合理的特殊优惠或利益,……或不合理的损害或不利,均是违法的。
第5条受本法条款管辖的任一公用承运人,与任何其他公用承运人或承运人就不同和竞争性铁路的货物的联营缔结任何契约、协议或联合,或就这种铁路的净利润的总量或部分进行分配,均是违法的。
第12条所创立的(州际商务)委员会(注:委员们由参议院建议和同意,由总统任命)有权调查受本法条款管辖的所有公用承运人的经营、管理情况,并使它知道其运营的方式和方法,……
——美国1887年《州际商务法》
材料三 合资建设铁路要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方针;在兼顾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投资各方按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分享利益;国家对合资铁路实行特殊运价,并给予其他必要的优惠政策;合资铁路公司要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偿本息和自我积累。
——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意见的通知》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美政府对于铁路业规定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不同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合资建设铁路的政策。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都城布局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我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评价辛亥革命仅仅是“政体的变革”,“基本上是一场失败”,高慕柯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大于它所有领袖的革命,是一次“没有真正领导者的革命”。
评材料中关于辛亥革命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分)回答以下问题: 中国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
(1)试举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分别在这些领域中学习西方的重大事件及主张。
(2)归纳指出在思想文化领域学习西方的特点。
(3)你对“西学东渐”的学习过程有何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