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X(g) + 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mol X
⑤V(X)∶V(Y)∶V(Z) = 1∶2∶2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关于分散系和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
B.胶体、溶液、浊液都是分散系 |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只用肉眼就可以把胶体和溶液、浊液区别开来 |
B.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H2SO4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 |
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
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 |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向NaHCO3固体中加入新制的氯水,有无色气泡产生(H+) |
B.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Cl2) |
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 g·mL-1。则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 )
A.mol·L-1 |
B.mol·L-1 |
C.mol·L-1 |
D.mol·L-1 |
下列有关氯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氯水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
B.氯水中含有7种微粒,可与AgNO3、FeBr2等多种物质反应 |
C.蓝色石蕊试纸放入氯水中先变红后褪色 |
D.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HClO的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