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 如图所示,各物质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A、F分别为淡黄色固体,A与B的浓溶液反应可以生成C、D、E三种物质,D为无色液体,K为红色金属单质,能在加热条件下与C的浓溶液反应,生成气体Q。I和H为气态双原子分子。反应过程中部分条件和产物均略去。
(1) I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A + 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Q和E按2∶1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若产物之一含I,则现象可能为___________,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若标准状况下将11.2 L Q通入到500 mL 1.5 mol /L 的G溶液中,请将最终溶液的溶质成分及物质的量填入下表(可不填满)。
溶质(化学式) |
物质的量 |
|
|
|
|
|
|
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是(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____
(2)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容量瓶内残留少量水______
(3)配制好溶液后,容量瓶未塞好,洒出一些溶液
(4)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定容时发现液面超过刻度线,立即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在含有盐酸的Cu2+、Ca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过程。(已知 Ksp{Cu(OH)2小于Ksp(CuCO3)}
取适量样品溶液,插入pH传感器并逐滴滴入Na2CO3溶液,测得pH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为简单而精确地控制加入的Na2CO3溶液的体积,可将碳酸钠溶液置于(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2)图中有二个pH增加较快的阶段,第一阶段(a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3)对于a.b之间溶液PH值变化缓慢的本质,该小组同学做出了如下推测,请补充推测2和3:
推测1:生成了Cu(OH)2沉淀,消耗了CO32-;推测2:;
推测3:;
若推测1符合实际情况,则此情况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请设计实验验证检测推测1,不要写出详细的实验过程,试剂不受限制。
实验方法、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10分)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SO2=2ClO2+________。
(2)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 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32-+I2=S4O62-+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______mg·L-1。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丙
(2)气体甲在Cl2中燃烧的现象:;
(3)金属A与G的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8分)在酸性介质中,往MnSO4溶液里滴加(NH4)2S2O8(连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离子反应:
(1)配平:
(2)该反应常用于检验Mn2+的存在,其特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中有0.1 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NA,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