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D.英国决定发动侵华战争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最能说明列强获得了下列哪项特权()
A.领事裁判权 | B.片面最惠国待遇 |
C.居住及租地权 | D.沿海航运权 |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随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
A.法国民主共和制 | B.英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总统共和制 | D.德国君主立宪制 |
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谕就是“致我的军队”。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
C.德国已走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 B.争取民族独立 |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 D.建立民族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