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雨 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1)诗人是以一个山雨的亲身体验者的身份写山雨的,诗人在雨前、雨中和雨后的情感有何变化?
(2)请对诗中的“任”和“放”字任选一字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和州刘使君 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C.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D.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E.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 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赏析"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下面是今人根据李商隐《夜雨寄北》译写的一首新诗,请从所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要求120字左右。
(1)选择一个角度(如意象、意境、结构、语言等)对新诗加以简评。
(2)请你以李明的名义,给××诗刊编辑部写封信,推荐这首诗。(不能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会有一天,我跟你说起今夜的雨,
弥漫的水气,浸润了远来的家书。
窗外的池塘,秋水涨满,
我在想,你是怎样写下了我的称呼,
故乡好远,阻隔着千山万水,
归期迷茫,日日在手指间飘忽。
离人的思念,就像那红烛的芯子,
刚刚剪去,又悄悄长出。
好在啊,好在还有记忆汇总西窗的烛光,
它摇曳在眼前,摇曳在今夜的巴蜀。
附: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