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 | 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
|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 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
“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文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 C.民生主义 | D.改良主义 |
导致下表中工厂和资本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时期 |
工厂数 |
资本(千元) |
| 1870-1894 |
16 |
4829 |
| 1894-1913 |
136 |
103153 |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某思想主张“走出修道院,大步跨人生活的集市,把规矩渗透到尘世生活,并以不懈努力的创业精神和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积极进取增加财富,践行自己的神圣责任,光大上帝的荣耀"。下列与该思想明显不符合的是
| A.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
| B.我自己个人奋斗,发家致富,不是我贪财,而是上帝要我去当商人,让我去奋斗 |
| C.上帝凭耶稣的救世功劳而赐予信徒灵魂的超自然恩赐,人们可通过祈祷求得一切 |
| D.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
某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全球化”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们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A.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 B.新技术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
| C.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分散到整体 |
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 |
| 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 |
| 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 |
| 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休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