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8,回答问题。
1.有关图中赤道地区东、西部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西高东低,东部以平原盆地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
B.赤道横贯东西,东、西部均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本地区东部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堪称“热带植物王国”
D.西部有大河西流,下游多激流瀑布,是世界上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
2.该地区东部湖泊众多,南北纵贯,主要的成因类型是 ( )
A.地震堰塞湖 B.冰川侵蚀湖 C.火山口湖 D.断裂构造湖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 风力≥8级的日数 |
1.5 |
1.9 |
3.7 |
5.6 |
3.6 |
1.0 |
0.6 |
0.3 |
0.4 |
0.8 |
1.4 |
0.6 |
| 平均气温(℃) |
-3.2 |
-0.7 |
6.4 |
13.7 |
21.2 |
26.0 |
27.3 |
26.3 |
20.6 |
14.4 |
6.3 |
-0.7 |
| 降水量(mm) |
3.3 |
7.3 |
9.1 |
43.2 |
33.3 |
54.5 |
247.3 |
166.8 |
48.9 |
26.2 |
26.0 |
3.5 |
符合该地位置和气候类型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热带季风气候 |
| B.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 |
| C.黄淮海平原、温带季风气候 |
| D.松嫩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
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太阳辐射强度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
| A.白昼时间较长 |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
| C.地面温度上升较快 | D.阴雨天气较少 |
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图,该铁路并不是一条新建的铁路,而是把现有铁路线路进行优化组合,并提升沿线各国海关通关效率的一条物流运输通道,被称为第三欧亚大陆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片水域中为淡水水体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有关该铁路及经过地区的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份沿该铁路由西向东月降水总量逐渐减少 |
| B.铁路所穿越的图中两条河流均以积雪补给为主 |
| C.图中铁路由西向东运输的货物中煤所占比重大 |
| D.图中铁路经过的国家中有3个国家地跨两大洲 |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 经纬度位置 |
1月平均气温(°C) |
7月平均气温(°C) |
年降水量(mm) |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
| 33°N,98°E |
-12.8 |
8.7 |
561.4 |
<0.2 |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 C.地形 | D.植被 |
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 B.台风 |
| C.泥石流 | D.暴雨洪涝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 B.流水堆积作用 |
| C.地壳断裂下沉 | D.地壳断裂抬升 |
图中岩石中可能含有
| A.甲--铜矿、乙--煤矿 | B.甲--银矿、乙--化石 |
| C.甲--天然气、乙--石油 | D.甲--金矿、乙--铁矿 |
2013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题。下列对霾天气分析正确的是
| A.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
| B.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
| C.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
| D.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
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
① RS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
② GPS全天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
③ 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
④ 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