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作文
阅读下面两则新闻材料,然后作文。
①2009年9月22日,香港大学把“荣誉院士”授予了82岁的扫地老太袁苏妹。老太从29岁至73岁一直在香港大学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竭尽全力工作。有学生“头晕”,她会主动煲药、送粥;有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她会为其预留晚餐;有学生遇到烦心事,也会去找三嫂倾心交谈……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②2010年《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日前出炉。来自台东县中央市场的女菜贩陈树菊位列其中。多年来,女菜贩陈树菊省吃俭用以个人之力,为当地各类慈善事业捐款近1000万元台币。《时代周刊》认为,“陈树菊在她捐赠的项目中,带给大家最棒的礼物,是她所展现的模范”。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或者这两则材料能让你联想到什么?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题目: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命题作文不等于审题无障碍,请务必认真审读题目,挖掘个性化内涵。
②情节设置尽量兼顾合理性和新颖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80多岁的老人曾不无感慨地回忆道:“少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社会,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青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这个国家,后来我发现我改变不了这个国家;中年时期,我一心想着要改变我的家乡,后来我发现我连自己的家乡也改变不了;老年时期,我只想改变我自己,于是我就改变了自己。我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想着改变自己,说不定我还能改变我的家乡,并进而改变这个国家和社会。”
请你根据对这则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4年7月清华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刘媛媛参加了电视台《超级演说家》的比赛,她将2013年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 ”(不作不会死)作为自己演讲的话题,并定义——“作,就是不安现状地瞎折腾。”她说:“我想任何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想‘作’的冲动……可是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听着别人的声音为自己的人生画格子,呆在格子里的没有什么风险,也不会被嘲笑……但一个没有把百酒都尝过的人,是不大懂得清水之味的,一个一辈子安分守己不敢‘作’的人不会有真正丰富的人生,毕竟‘No Zuo No Life’(不作不会活)。”
听了刘媛媛的演讲后,班里的同学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甲说:不是所有的事都值得尝试,有些“作”就是会毁掉人的一生。
乙说:我就认为,生活嘛,原本平平淡淡才是真。
丙说:是啊,平凡、平静的生活也有其精彩之处。
丁说:可是人不在年轻的时候挑战一下自己,更待何时呢?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文章。
南美洲有一种叫“卷柏”的植物,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会行走。当感到水分不充足时,它就会把根从土壤里拔起来卷成一个球。由于体轻,风会把它吹走。当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它会迅速把根扎下,暂时安居下来。
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用挡板把卷柏周围围住。于是当卷柏又游走时,被档板阻挡,它只好返回原地。几次如此之后,卷柏认清了这个事实,就在原地扎了根。它打定心思不走了,便将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长得比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