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下列活动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新发明的有
| A.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 B.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 |
| C.用电话与同学联系 | D.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 |
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
|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
|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
|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
| A.重视对生态环境保护 |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
“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这里的“代替”是指
| 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 | B.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 |
| C.新教代替天主教 | D.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 |
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为西方的政治家和史学家所津津乐道。这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之为“革命”,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它
| 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 B.改变了国王的权力来源 |
| C.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D.保证了工业革命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