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
| A.《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望厦条约》 | D.《南京条约》 |
1919年5月执教予北京大学的另类国学名师黄侃在《时报》撰文说: “余与蔡孑民(即蔡元培)志不同,道不合,然蔡去余亦泱不愿留,因环顾中国,除蔡孑民外,亦无能用余之人:”这是因为蔡孑民主张
| A.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 | B.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
| C.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 D.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 |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这样做
| 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 | 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
| C.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 D.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 C.②④ | D.①②③④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文献与之观点相似的是
| A.《申报》 | B.《民报》 |
| C.《新青年》 | D.《国闻报》 |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是对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华北交通要道的破袭;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延安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的八路军也投入作战,任务是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扩大战果;第三阶段(10月6 日至翌年1月24 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材料描述的是
| A.淞沪会战 | B.武汉会战 |
| C.百团大战 | D.徐州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