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
| A. |
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
B. |
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
| C. |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
D. |
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
2009年中美建交三十周年,奥巴马总统访华,并发表了一系列演说。从新中国成立到2009年,中美关系历尽曲折。其中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 B.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要求 |
| C.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
| A.第三世界国家支持 |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 C.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 C.香港、澳门回归 |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并于20世纪50年代最终有了自己的外交“定海神针”。材料中的“定海神针”是指
| A.“一边倒”的政策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C.结盟的外交政策 |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下列关于1954年宪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成果 |
| B.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
| C.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 D.第一次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