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38-40题。
甲和丁代表的地理现象分别是
| A.寒潮、酸雨 | B.酸雨、土地荒漠化 |
| C.水土流失、酸雨 | D.土地荒漠化、寒潮 |
乙类地理现象在广东和四川危害程度较低的原因分别是
| A.纬度和海拔 | B.纬度和土壤 | C.纬度和地形 | D.降水量和地形 |
三峡工程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这是因为
| A.三峡水库能容纳和降解更多污染物 |
| B.三峡水电代替火电,减少环境污染 |
| C.库区淹没了大量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
| D.调节下游水量,使枯水期的水量不至于太小,从而降低水污染物的浓度 |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该水库储水量最小的月份是
| A.3月 | B.6月 |
| C.9月 | D.12月 |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热带季雨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其中“东方女神”、“巨蟒出山”两处标志性造型景观,为世界“绝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左图景观的岩石形成过程对应右图中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 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作用 |
| C.地壳抬升一岩浆喷出一外力作用 | D.外力作用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 |
2012.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完成下列各题。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风暴。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西方向时,该海域盛行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这说明“青岛号”
| 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 B.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
| 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 D.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
读“北半球某区域冬季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字母a、b、c、d四处风向表示正确的是
| A.a | B.b |
| C.c | D.d |
有关图中各地的天气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比乙地气压高 |
| B.A地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
| C.甲地比乙地风力小 |
| D.①、③两地为阴雨天气 |
读“沿106.5° 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①地
| A.受夏季风影响较小 | B.受冬季风影响较大 |
| C.森林覆盖率高 | D.海拔较高 |
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北坡海拔2100米处 | B.海拔2500米处 |
| C.南坡海拔2200米处 | D.海拔2900米处 |
图中③地的气温年较差最接近
| A.30℃ | B.25℃ |
| C.20℃ | D.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