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Na2CO3与NaHCO3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
| B.要证明NaHCO3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
| C.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 |
| D.同质量的甲和乙完全反应消耗的同浓度的盐酸体积:甲>乙 |
CO2中的一个O原子被S原子代替后,即为羰基硫(OCS),羰基硫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高温下分解为CO和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OCS中S的化合价为+4价 |
| B.羰基硫分解时,CO是氧化产物 |
| C.每有1mol OCS分解,能生成22.4LCO |
| D.OCS中含有共价键,属于非电解质 |
一元中强酸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磷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 3H++PO23- |
| B.次磷酸中P的化合价为+1 |
| C.NaH2PO2是酸式盐 |
| D.NaH2PO2溶液显弱酸性 |
下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NaCl=Na++Cl-;NH3∙H2O NH4++OH- |
均属于电离方程式 |
| B |
Ba2++SO42-=BaSO4↓; HCO3-+OH-=CO32-+H2O |
均可表示一类反应 |
| C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使碱性酚酞溶液褪色 |
均属于SO2的同一性质 |
| D |
Cl2+2NaOH=NaCl+NaClO+H2O; 3S+ 6NaOH=2Na2S+Na2SO3+3H2O; |
Cl2和S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某含Cr2O72-废水用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molFeO•FeyCrxO3(提示:其中Cr为+3价)。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的量为n(3x+l)mol |
| B.处理废水中Cr2O72-的物质的量为(nx/2)mol |
| 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nxmol |
| D.在FeO•FeyCrxO3中3x=y |
已知:(1)C(s)+O2(g)=CO2(g)△H1
(2)CO2(g)+C(s)=2CO(g)△H2
(3)2CO(g)+O2(g)=2CO2(g)△H3
(4)4Fe(s)+3O2(g)=2Fe2O3(s)△H4
(5)3CO(g)+Fe2O3(s)=3CO2(g)+2Fe(s)△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 A.△H1=△H2+△H3 | B.△H2>0,△H4>0 |
| C.△H1>0,△H3<0 | D.△H3=△H4+△H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