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推行![]() |
B.蒸汽机的发明![]() |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
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①“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②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③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③④ | D.③ |
2007年6月,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年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1932年至1942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本对华侵略的不断加深②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③西方国家经济萧条
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衰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其主要表现是①担负起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任务②人民革命力量发展壮大③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④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08年江苏历史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科技人员的内迁 | B. | 军工企业的激增 |
C. | 民营工业的发展 | D. | 战时需求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