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史家考证,元朝曾四次实行海禁。第一次:世祖至元29年(1292)“以征爪哇,暂禁商贾海者”,至元31年驰禁;第二次:大德7年(1301)禁商下海,武宗至大元年(1308)复立市舶司;第三次:至大4年(1311)罢市舶司,仁宗延佑元年(1314)“开下番市舶之禁”;第四次:延佑7年“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英宗至治2年(1322)“复置市舶司于泉州……”。这表明(   )

A.元朝和以往的封建政权一样具有极强的封闭性
B.元朝的海禁是明清大规模闭关锁国政策的前奏
C.元朝海禁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倭寇骚扰东南沿海
D.元朝的海禁政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固定性

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  )

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材料反映了(  )
①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 
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商品输入对中国传统手工业冲击不大 
③机器工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 
④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突出表明(  )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B.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
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