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夏、商、周时期社会经济的是
①田野中种植着稻、黍、稷、麦、豆等农作物
②劳动者手持大量木、石或青铜农具
③饲养很多家畜,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④商业有所发展,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六、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七、如供役地人未将道路保持在可供通行的状态时,则有通行权者得把运货车通过他认为适宜的地方。八、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九、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十、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出自《十二铅表法》)材料表示《十二铜表法》
A.注意保护通行者的权利 | B.注意保护财产所有者的利益 |
C.注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D.注意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
①反对正统②抨击神权③离经叛道④男尊女卑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期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皇帝每天审批的公文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上述材料中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宋代废除三省制,高度强化君权 |
B.明代地方设三司,高度集权于中央 |
C.明代设殿阁大学士,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
D.明代裁撤丞相,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变化 |
北宋初年和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分别是
A.中书省、中书省 | B.中书门下、中书省 |
C.尚书省、中书省 | D.门下省、中书省 |
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A.世袭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