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g) = CO2(g),1 moL C(石墨) 完全燃烧放热393.51 kJ;C(金刚石) + O2(g) = CO2(g),1 moL C(金刚石) 完全燃烧放热 395.41 kJ。据此推理所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一定是吸热反应 |
C.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高 | 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编号 |
仪器 |
药品 |
实验目的 |
A |
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 |
NaCl固体、蒸馏水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
B |
分液漏斗、锥形瓶、试管、 导管及橡皮塞 |
浓硝酸、碳酸钠固体、硅酸钠溶液 |
证明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
C |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D |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
混有苯酚杂质的苯、浓溴水 |
提纯混有苯酚杂质的苯 |
常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最共存的是
A.由水电离的c(H+)=1×l0-14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 |
B.pH=1的溶液中:K+、Cr2O72-、SO42-、CH3CHO |
C.加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K+、AlO2-、NO3- |
D.0.1mol/LFeCl3溶液中:NH4+、Na+、SCN-、Cl- |
氰氨基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N = CaCN2+CO↑+H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N分子中既含σ键又含π键 | B.CaCN2属于共价化合物 |
C.每消耗10g CaCO3生成2.24L CO2 | 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
将CO2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OH、Ba(OH)2和KAlO2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生成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CO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进程中的各种描述不正确的是
A.A→B段与C→D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2―+3H2O+CO2=2Al(OH)3↓+CO32― |
C.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2=BaCO3↓+H2O |
D.D→E段沉淀的减少是由于碳酸钡固体的消失所致 |
常温下,向100mL 0.01mol/L 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 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A为弱酸,MOH为强碱 |
B.pH=7时,HA与MOH恰好完全反应 |
C.在N点,c(A—) = c(M+)+ c(MOH) |
D.在K点,c(M+)> c(A—)> c(OH—)> 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