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酵母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 |
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 |
C.丙图表示糖类(a)和糖原(b)的关系 |
D.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高尔基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 |
科学家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维生素C (实验组)以研究其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培养过程中定时检测处 于分裂期细胞的百分比,得到如图曲线。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出现是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
B.实验组细胞在15h时对培养液中含氮、磷的物质吸收速率最快 |
C.10h时对照组中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均为体细胞的2倍 |
D.维生素C对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抑制作用比对分裂期的抑制作用明显 |
(7分)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C:50%分裂期细胞被标记且在增加;D:50%分裂期细胞被标记且在减少: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试回答:
(1)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______h。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物质是___________,标记的时期是_________。
(2)皮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皮肤生发层细胞。
(3)当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将可能有以卜三种变化:①继续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②暂停分裂,但保留分裂能力;③停止分裂,分化成特定功能的细胞。以下几种特殊细胞的分裂属于哪一类型?(填序号)癌细胞_____;效应T细胞_____;记忆B细胞_____。
拟谷盗是危害粮食的一类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结果如下表:
环境条件 |
甲拟谷盗 |
乙拟谷盗 |
湿热 |
100 |
0 |
干热 |
10 |
90 |
湿温 |
86 |
14 |
干温 |
13 |
87 |
湿冷 |
31 |
69 |
干冷 |
0 |
100 |
⑴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提供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⑵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⑶在本实验中,引起两种拟谷盗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⑷从实验中可看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变化不同,表明物种的________因素起重要作用。
溴代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向4支试管分别注入5 mL淡蓝色BTB水溶液,根据下表的处理顺序操作。
处理 试管号 |
Ⅰ充入CO2至过饱和 |
Ⅱ放入适量黑藻 |
Ⅲ适宜光照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在适宜黑藻生长的温度下放置2小时后,溶液呈现淡蓝色的试管有
A.试管1 B.试管2 C.试管3 D.试管4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粘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