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高中的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行改革,将城邦引上民主化轨道 |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
C.推翻王权,依贵族制取而代之 |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下列有关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 | B.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
C.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 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路线方针通俗易懂的注解()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读下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C.“大跃进”运动 | D.“文化大革命”运动 |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